佛法之苦谛,细谈人生有八苦
首页 学习分享 精品应用 资源收藏 心情随笔 关于我们 登录
佛法之苦谛,细谈人生有八苦

本文最后更新于1月前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: 

四谛之中,第一条真理就是苦谛。苦谛是指佛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,揭示了人生有八苦的真理。八苦即是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,求不得苦,五阴炽盛苦。

(一)生苦

人能来到这个世间,都是经历过生苦大难的。在母体时饱尝十月胎狱之苦,不必细说,就婴儿出生时要通过狭窄的生门,会受到的挤压之苦就很惨痛。其次,婴儿刚刚出生,皮肤娇嫩,吹弹可破,遇到外界的热空气或者冷空气,以及接生人的手掌,还有毛巾的包扎,这种痛苦就如鞭子在身上抽打一样的感觉。

所以婴儿来到世间,都会呱呱大哭,原因就是太痛苦了,又说不出,只能用哭表达出来。生之苦虽然每一个人记忆中早已消逝,但是每一个人来到世间,都是哭着来的。

(二)老苦

经上讲老苦有增长之苦和住灭之苦。增长之苦:青春对于女人而言都是爱慕与喜欢,而衰老对女人而言,都是厌恶与憎恨。女人以七为数,二七之数就开始进入青春期,一直到五七之数期间,都没有非常明显衰老的迹象。一旦过了五七之数,就会明显发觉自己脸上起皱纹,头发很枯萎。这种青春流逝,容颜变衰的痛苦,女人比男人更是深有体会。

住灭之苦:人年轻的时候,身体都是朝气蓬勃,就如春天的树木,生气盎然。人衰老的时候,精神日下,貌似秋日的树木,死气凋零。

人老之苦,到住灭的阶段,更是明显,身体一年不如一年,精神一天不如一天,行将朽木,坐着待死,那种滋味,想着就是苦。

(三)病苦

病苦有身病之苦和心病之苦。身病之苦:佛经上讲是四大不调。这点和道家的人体阴阳五行理论差距不大,不过佛门主要修心,对于修身类,涉及比较少。因四大不调,就会得四百零四种身病。实际无论那种身病,不论病轻还是病重,对人而言都是痛苦的。比如说人们得的风寒感冒,本身是个小病,人也会感到非常难受。

心病之苦:现在的人,不但身体毛病多,精神上的毛病也很明显。妄想症,忧郁症,焦虑症,狂躁症等,简单的药物,都无法治疗。

生病之苦,若是病轻,时间短,苦也是短暂的。如果生病长期卧于病塌,每天都吃药,没有人身自由,那种煎熬之苦,就是开工资,也没人愿受。生了病,身体之苦,都不是最苦的,因为生病要花大量医药费,医病产生的苦,那种苦更是苦。

(四)死苦

世人都贪生而怕死,在所有痛苦中,死亡是最大的痛苦。人死之前,各种疾病同时发作,在死的时候,因为业风的原因,身体会受到分裂之苦,全身都痛。快要死了,因为风大散去,则人断气,火大散去,人就冰冷。接着神识分离,肉体再无知觉,就这样人就死了。

死之苦,身苦还不算苦,很多人死的时候,平时最爱的妻子儿女,临死时连望一眼的机会都没有;死之前自己的理想抱负,责任与任务还没有完成,就带着遗憾与痛苦离开,这种心灵绝望的苦,是无法用需要形容的。

(五)爱别离苦

平时所处快乐的境界,发生改变,但又不愿意舍离,这就是爱别离。爱别离有很多苦,其中有两种爱别离是最苦的。第一种就是自己出生富贵人家,吃好喝好玩好,所处都是乐境。但是因为世事无常,变幻莫测,突然遇到变故,过着清贫日子,不舍乐境留恋之苦。

第二种苦就是爱情之苦,人生有许多难关要过,自古情关最让人难受。两人深深相爱,但最终却不能在一起,即使在一起了,也会有人棒打鸳鸯,这种爱别离之苦,最是让人肝肠寸断。

(六)怨憎会苦

最讨厌,最憎恨的人,自然是最不想见到的人。但人生总是不顺意,偏偏就要遇到,这就是怨憎会之苦,俗语也叫不是冤家不聚头。怨憎会中,夫妻怨憎会,父子怨憎会是最让人烦恼的。所以便有了,夫妻是前世的冤家,父子往往是前世的仇人的说法。

(七)求不得苦

世间一切事,一切物,一切学问,一切爱好,自己想得而不能得到就是求不得苦。求不得之苦,非常好理解,每个人都会有求不得之苦。事实上前面的几种苦,也可以算是求不得之苦。生苦是求不得自由,老苦是求不得青春永驻,病苦是求不得无痛,死苦是求不得长生不死,爱别离是求不得快乐常存,怨憎会是求不得安乐清净。

(八)五阴炽盛苦

五阴炽盛苦是对前面七苦的总结。五阴是指色,受,想,行,识。炽盛是指被火燃烧之意。

五阴炽盛苦,是指人因为五阴产生了欲望,而被欲火燃烧的痛苦。经上讲人生时被欲火所烧,死后又被业火所烧,说的就是五阴炽盛苦。因为人有五蕴炽盛之苦,所以才没有超出生死轮回,沉沦火海之中,也正是因为世人太苦,佛才降临世间传修行之法,帮助世人离苦得乐。

上一篇:JavaScript实现雪花效果代码
下一篇:网站html5雪花飘落代码JS特效大全
验证码
评论留言 (0条)